阅读思考见格调 同伴分享增兴致

来源: 孙学文发布人:单位管理员 点击数: 20日期: 2016-04-19 11:03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一缕春风带着书香来到正达时,这一刻,欢愉的不是我们的眼,而是我们的心。
  
今天,福山正达的老师再一次有幸参加了读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涵泳、睿思、智行”。主持人陆梅洁老师那一句“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引出了四位进行读书分享的老师,她们个个用心与书为友,并将好书推荐给大家。

  江璐丽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执行力”。她在阅读了《给加西亚的信》之后,深刻体会到了在工作中执行力是有多么重要。江老师结合近期开展的重大活动外语节谈到:面对一项有难度的工作时,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是轻易地放弃,还是应该抓住重点和方法,要求自己去完成?有的人就是因为缺少了执行力,摆出有困难、没时间等种种借口,殊不知这样的拖延、懒散,其实是什么事都无法完成的。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强而有力的执行、雷厉风行地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更何况,身为老师的我们,不但自己在做,还有学生在看。只有抓紧时间、巧用方法、不拖延、说干就干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同样出色的学生。江老师的话,让在座的老师都有了一番深刻的领悟。

宋单俊老师分享了查尔斯·杜希格所著《习惯的力量》一书。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习惯不能被消除,但可以被替代。要知道,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老师、家长如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以前我们苦于没有好方法,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学生的坏习惯。今天听了老师的分享后,茅塞顿开。习惯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你能抓住学生坏习惯的病症根源,将更适合的好习惯去替代,那便定能“药到病除”。《习惯的力量》一书,便给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及坏习惯的纠正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郑之夏老师交流了她在看了那些有趣的绘本之后的感受。而促使她爱上绘本的,起源于这样一个念头:“老师要求学生看的绘本,自己也应该去看一下,因为只有才能更了解他们的世界和想法,也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们交流。” 老师在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学院院长林文宝的文章《绘本的正确认知与阅读》一文中读到了阅读绘本的好处。在作家顾舟群的《经典绘本悦读与创意教学》中读到了读与绘的操作指导。之后,她便明白了:对于孩子来说,或许绘本故事对性格、习惯的教育和培养,能比大人的“教”来得更加有效。老师分享了一个感人的绘本故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故事最后的那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最终虽然死去了,但是那一刻,它明白了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么有意义,而又能为孩子所接受的绘本故事,该读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毕竟,在各种书里,你一定会遇见美丽的风景,遇见更好的自己。

  龚社莲老师和薛秋丽老师共同为大家分享了《西南联大行思录》一书的读后感。两位老师颇具巧心思,将一首西南联大的校歌作为开场白,将在座聆听者的思绪一同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一批人加入了南迁的滚滚洪流,他们来自中国教育文化的领军团队——北大、清华和南开。老师用幽默轻松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这三所大学的不同风格:散漫的北大,敏捷的清华和坚韧的南开。而这三所大学都有着同样的弘毅和风骨。老师介绍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弦诵不绝的朱自清,“其愚不可及的闻一多,移栽桢干质的邓稼先。苦难的中国,是人杰辈出的国家,这份最可贵额资源,不是金元可以交易的。后半部分由老师继续分享,她为大家讲述了三件西南联大的韵事和趣事:潇湘韵事、听课赏雨、吃饭原理。在尾声部分,能听到这样有趣的小故事,大家觉得饶有兴致。两位老师告诉大家:世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如此执著于它的山河大地和文化传统,将培育后代视如自身的延续。西南联大这是一所没有解散的大学,它所承载的气脉、气度、气象将在这个世界上永存。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听完五位老师的读书交流后,心中自然感慨万千。会后,还有老师打趣说:虽然有时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我必须承认,这样的熏陶,让“我要读书”的心思变得不屈不挠。(摘自王学成老师的微信)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

地址:浦东新区沈家弄路870弄1号 电话:68553798 邮编:200135 传真:68550718 

地址:浦东新区沪南路2061号 电话:50839186 邮编:201204 传真:68550718

沪ICP备16018727号-1  Copyright2016 平台构建:U教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