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席卷校园 项目实践蓄势待发

来源: 楼宛琪发布人:单位管理员 点击数: 43日期: 2017-10-27 10:19

在这个凉意渐浓的深秋时节,一场关于“PBL项目学习的头脑风暴正热力席卷正达校园。四场充满激情的体验式培训,为已经开展的2017“责任杯”PBL项目学习专题研究与实践活动注入活力。

主讲人是三有PBL开源实验室的创始人周华杰老师和他的研究团队,每场培训的开场方式不尽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针对正达各学科老师精读《PBL项目学习》一书所产生的思考和困惑,从PBL项目的初衷入手,让大家理解我们努力的目标应该是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给学生想要的学习。项目式学习更注重的是学习本身,而项目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哪怕没有完成项目,只要他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项目实验室的叶子老师还从自己做PBL丰富的实践案例中总结出经验与大家分享:做项目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输出倒逼输入,即从结果开始考虑最后要展示的成果是怎样的。让孩子真正喜欢这项内容,从而带着热情投入到前面的项目活动和设计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有了理念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周老师的研究团队根据正达2017“责任杯”的实际任务需求和各学科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体验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请老师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一项PBL的项目设计,最后不仅要呈现一份可视化的项目设计方案,还要当场进行项目说明。

头脑风暴一触即发!一个个创意写出来,讨论,修改,再讨论……听课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懵懂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简单的创意变成了完整的方案。老师们的创作激情被点燃,一个个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

规定时间到,不同内容和风格的设计方案惊艳呈现。“书的声音”、“跟着唐诗去旅行”、 “让书香飘进母校”……语文组充满诗意的项目名称引来一片叫好。建立绘本语音档案馆,绘制中国第一张唐诗地图,以网络视频的方式推广班级活动和文化,成立正达人文电视台,编辑出版小学生自己的美好故事,以3D模型、手绘、彩泥等形式展现长廊文化……一个个有创意的金点子让现场专家赞叹不已。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技,从学科知识到人文情怀,七个学习小组展现的项目格局大、创意新、内容丰富,不仅让现场的专家眼前一亮,更为参与体验的所有语文老师打开了思路。

数学组的老师们则体验了一次从“无趣”到“有趣”的转变,从任务下达之初的不知所措,到打开思路确定项目,在经历了积极讨论和思维碰撞之后,忘我投入的老师们直到计时结束竟还觉得意犹未尽。随之而来的是两个新颖有趣的项目:第一个由简单图形排列组合,利用密铺形成漂亮的“天空之城”;第二个让学生感悟省钱之道,强调营利过程的公正性与合法性的“钱生钱”。在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了本小组项目的设计构思后,别组老师还预设了这个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阻力,有效避免了项目初期可能会遇到的失败因素。

英语和探究组的老师在开场就体验的微型小说创作更是别出心裁,仅用六个英语单词,却要在简短的内容中体现丰富的内涵。这项挑战极大地调动了在场老师的创作热情,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涌现出了很多令人称道的作品,“Water the saver water the killer”“I’m going outside again with wheelchair”……看似简单的体验,却让老师们从中窥探到PBL的精髓。

美术组以平面绘画与工艺制作为核心知识,提出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设计未来校服”项目;体育组通过“中国皮筋新玩法”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音乐组的“正达小舞台”项目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而在信息组“迷雾森林”的项目中,学生则要组建团队,去设计一款深受大家喜爱的游戏。



PBL工作坊,正达的老师对于项目的认识从单纯的概念变为全方位的感受、理解。化身学生体验项目流程,和学科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发现了将学科进行PBL化的可能性。热情激发创意,合作产生灵感。在PBL的路上,我们摸索着前进。期待在正达这片沃土上,用我们正达人智慧的实践,能让PBL项目落地、生根、开花!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

地址:浦东新区沈家弄路870弄1号 电话:68553798 邮编:200135 传真:68550718 

地址:浦东新区沪南路2061号 电话:50839186 邮编:201204 传真:68550718

沪ICP备16018727号-1  Copyright2016 平台构建:U教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