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雪龙号 探极地馆 家长组织科普考察活动

来源: 施剑锋发布人:单位管理员 点击数: 9日期: 2012-06-05 18:33

201263日星期日,当六月的晨曦微露,正达一(2)班的同学们即将迎来特别的一天,今天要参加家委会组织的一次极地科普之旅:参观中国第一艘破冰考察船——雪龙号和极地科普馆。

早上8:00刚过,家委会的吴宗瑜妈妈、刘星煜妈妈、夏宇昕爸爸和王天民妈妈就早早地等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大门口举着自制的小红旗为远到而来的爸爸妈妈们引路。二(1)班的徐苑榕爸爸也早早到了,原来他是这次活动的给力“外援”:为孩子们联系了两辆大巴士!

初夏的微风柔柔地拂面,阳光洒在爸爸妈妈们的脸上神采奕奕,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特别是看到了熟悉的张老师、傅老师等老师作“后援团”就更高兴了,争先恐后地在巨大的南极石前面摆出各种各样的POSE拍照,在宽阔的绿地广场上奔跑嬉戏,欢声笑语充满了极地中心的绿地广场。

8:30在陈方仪爸爸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参观极地科普馆,科普馆内陈列着很多极地考察的专用设备,科考装备及用具,南极大陆模型,企鹅标本,海洋生物标本等,墙上展示了许多极地科考照片和南北极科考介绍。在南极大陆模型旁,方仪爸爸给大家介绍了南极的环境,气候,生态,物种,世界极地考察的现状及中国在极地科考中取得的成就等。对孩子们来说,“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今后将不再陌生,他们好奇地东看看,西摸摸,特别是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企鹅标本,还不停地问:“这是真的企鹅吗?我可以摸摸它吗?”他们惊讶:只有在电视电影中才能看见的企鹅,现在就近在咫尺地可以握手,对着他们微笑,真是太有趣了!

结束了科普馆的参观,9:00准时发车前往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参观“雪龙号”破冰考察船。9:45左右到达极地考察国内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远方一艘红白色的宏伟的大船静静地停在岸边。在旭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庄严,它就是我国第一艘极地破冰考察船-雪龙号。怀着期盼的心情,大家沿着长长的大桥栈道向着雪龙号进发,栈道两边清新的海风似乎带来了极地的问候。近了近了,终于走到了“雪龙号”的下面,这才看清楚它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大约两百米长,船体为红色,船舱为白色,船头印着的“雪龙”两个大字格外耀眼。孩子们很多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大船,爸爸妈妈们纷纷举起相机把这珍贵一刻拍下来,大家还一起拍了集体照。

上船啦!“雪龙号”的船长已经在船上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所有人都上船后,船长带领着大家进入船舱,穿过各种功能区到达了下一层的多功能会议厅。一路上,向大家介绍了船体的结构和功能:整条船总共有下四层上七层共计十一层组成,有五层甲板,配备直升机机库和起降甲板,备有两条救生艇,船底由特殊的钢材料制成。每年南极考察物资都由雪龙船输送到南极的三个站。

在多功能厅,首先由“雪龙号”船长向大家至欢迎词并简单介绍了雪龙船的情况:雪龙船是1993325日,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造下水的极地运输船,经过初步的改造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极地科考的后勤支撑和科研保障平台。雪龙船的总排水量21250吨,船长167米,宽22.6米,满载吃水9米,最大续航能力为12000海里。最大航速17.9节,抗风能力为12级以上,能以2节的速度连续破1.2米厚的冰(含20cm的雪)。方仪爸爸还特地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第28次南极考察的首日封和一本南极科普书。最后,大家观看了20分钟短片介绍第28次队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情况,孩子们看到了科考队员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险情,终于完成了科考任务。看着他们目不转睛的样子,相信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已经埋下了对科学探究强烈愿望的种子。

随后,大家来到了餐厅。在这里,陈方仪给每个小朋友分发了用自己零用钱购买的企鹅毛绒玩具;“雪龙号”的工作人员已经为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美味的水果点心和糖果。大家一边吃一边聊,一边观看窗外的江景,真是其乐融融。

最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雪龙船”的最顶层——驾驶室。只见驾驶室的中央有很大一个驾驶台,上面的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仪器按键,船长告诉我们这些按键控制着整个雪龙船的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导航系统,气象系统,通讯系统等,真可称是雪龙船的“大脑”。虽然孩子们很向往能在甲板上吹吹海风,好好感受“雪龙号”的全貌,但出于安全考虑,大家没有去甲板。

11:40左右,我们顺利结束了整个参观活动,愉快地在船前合影留念。再见了,“雪龙号”,我们会永远记得你!(陈方仪妈妈)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

地址:浦东新区沈家弄路870弄1号 电话:68553798 邮编:200135 传真:68550718 

地址:浦东新区沪南路2061号 电话:50839186 邮编:201204 传真:68550718

沪ICP备16018727号-1  Copyright2016 平台构建:U教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