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小花
部门组:南校区数学组
学科组:数学
我的博客数:41
我的评论数:-481
• 个人博客 (25)
• 随笔反思 (9)
• 教育叙事 (2)
• 教育日志 (2)
• 教学工作 (1)
• 二年级 (1)
• “责任杯”教学竞赛 (1)
《分拆为乘与加》反思 (2021-11-19 10:39)
栏目:个人博客
本节课教学内容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后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铺垫。在教学设计上,基本上是利用原有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讨论等,引入过多的心瘦,从基本知识到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方法,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实际应用。虽然课才上完,但是思考才刚开始。
一、既要重视教材内容,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
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以简单、直观的图、线、画或者现代来展示,每一堂课都有固定的目标,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他,所以我应该更细致的、更认真的去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我根据教材所选择的训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经过反复比较,选择让学生通过11个桃子的分份数的方式来进行主要目标的设计,还有当分拆后面的21的时候,作为练习用摆放小圆片的方式来分解乘与加。到巩固练习的时候,我认为搭三角形、正方形和小房子这个题目非常典型,于是我把摆放图形放在练习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不断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利用乘法口诀想最大积填数。这个方法可以很快的得出一直每份数求份数的方法。另外,课程设置,我完全没有运用教材用数射线的方法,而是采用分桃子这种更直观的方法,这样孩子们更能理解分拆的意义。
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从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一定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最后的摆一摆只是为了验证我们思想的结果,摆一摆本身不是我本节课的重点,所以之前让同学们通过摆桃子,也是为了找到拆分的乘与加,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考虑如何让学生动手,本节课在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这方面才有所体现。多给学生实践的思考和说一说,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学会自主学习才是主基调,这也是新教材做倡导的。
三、重视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双减政策提倡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创新的能力,还有课堂的效率。所以在本节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给他们一些时间来思考和组织语言,让本来心中有答案的人,组织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让以后的同学找到答案,让没有理解的同学有些领悟。但在学生的讨论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误区,每节课上必不可少的小组交流和讨论,看似热热闹闹,可是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到底有多少帮助呢?在学习的新课程、新理念后,我会更多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在课堂中、教学中,既要注重群体的发展,更要注重个体的发展,重心还是在个体交流。个人有了思考,有了答案,我再去和别人去交流,学习效果肯定会提高不少。
有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堂课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但这节课程也存在着遗憾,更有不足。比如在这节课中碰到了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难点,其实我已经找好了所有的工具:可以再来摆一摆,得到想要的答案,而我却急于求成 ,让学生口答,拔高难度,是不好的,可以说学生学习的现状和要求又冲突,并没有处理好。今后处理这样的突发状况,还是需要多磨练和预设多个环节并不断加以改进。另外,在数据上还可以再降低要求,应该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再降低难度,说明对于这个教材研究没有把握好方向,今后应该有更多的教材的横向研究。总之,一节课上完,我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每一个细节值得我推敲,值得我用心关注孩子们学习的现状。
阅读(1549) | 评论(0)
前一篇: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后一篇:创新年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