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春玲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21

我的评论数:13

• 默认分类 (84)

• 随笔反思 (20)

• 教育叙事 (5)

• “责任杯”教学竞赛 (4)

• 班主任工作 (2)

• 教育日志 (2)

• 个人博客 (2)

• 教学工作 (1)

• 专业学习交流 (1)

课堂上选取的书中的片段有趣,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悦读,从这个片段开始了。

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书中,走近作者,真好!

老师用巧妙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相信,这样的阅读指导课,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习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老师的智慧!特别喜欢整节课那个有趣的开场!

有趣的开场白激起学生无限阅读的兴趣;独特的人物介绍带给学生独特的视觉体验;简单的板书概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别具一格的闯关设计让学生不得不用心地去读。这就是习老师这堂课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习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入情入境,让听课的我赏心悦目。

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条裤子一起脱下来”的故事,以及对书中人物“汪小中”的有趣介绍,这样有趣的开场白,怎能不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呢?

习老师教态很亲切自然,教学思路清晰,孩子们收获颇多。

引导孩子们读书,激趣是很重要的,习老师,你做到了!

习老师的课从开篇的激趣,到走近故事,阅读封面、飘口、目录,了解梗概,再到后面的推荐阅读,闯关交流,给人感觉清新流畅,环节清晰明了。简简单单地教,轻轻松松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想,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就是成功的。

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1-10-13 07:37)

栏目:个人博客

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终生成长》读后感

最近在听《樊登读书》的节目,听他分享《终身成长》这本书,觉得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正巧学校下发了这本书,如获珍宝,认真看完了整本书,收获很大。

书中把人的心态分成了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两种思维模式:你去上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而且你非常喜欢这门课。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成绩,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的罚单,你感到非常泄气,打电话想跟自己的好朋友倾诉,却没有打通。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对自己说:我太倒霉了,我不行,我的人生太悲催了。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却会这样说:我下次停车小心一点,我下次课堂上加倍努力,还有半学期来提高我的成绩。同样的事情,不仅仅是心态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难免常常遇见各种问题,各种挫折,如果我们拥有这种成长型思维,就会在直面困难,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挫折中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成长型思维的老师。

书中提到: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他人的命运。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能影响的对象。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需要自己有这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成长型思维,在书的第七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告诉我们,老师和父母是思维模式的传播者,我们只要用合适的方式,就能够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无论是天才还是后进生都能取得成功。书中还提到,优秀教师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都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书中有大量的例子来说明成长型教师是如何用这种思维模式教育和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给出了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正如汪冰博士读这本书的时候所说:决定你成长的第一步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相信努力。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维模式的差异也许才是人生的分水岭。成功往往是一时的,而成长才是一辈子的。我虽然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但是也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学校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老师成长的地方。


阅读(148) | 评论(0)

前一篇:《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

后一篇:责任杯反思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

地址:浦东新区沈家弄路870弄1号 电话:68553798 邮编:200135 传真:68550718 

地址:浦东新区沪南路2061号 电话:50839186 邮编:201204 传真:68550718

沪ICP备16018727号-1  Copyright2016 平台构建:U教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072号